040 太荒谬了!-《科技尽头》


    第(2/3)页

    本来也不用这么着急的。但不管是范振华还是体大这边领导都觉得,今年这个数学系建起来了,就宁孑一个学生,多少还是显得太刻意了些。

    虽然这个时间点很尴尬,宣传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有燕北大学的牌子跟老师,想来多少能吸引几个报考的考生。

    要求其实也不高,新系有那么三、五个人也行,当然能招到十个以上就最好了。

    对于范振华来说,这次的会面其实很重要。签约的时候有些话得说到前面。

    ……

    两边见面,不用吃饭,已经宾主尽欢。毕竟这种在合作之初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的情况其实并不多。对于燕北体大来说,今天签完约,他们就已经赢了。

    范振华已经说服了燕北大学相关的所有人。

    在过一、两个月,论文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燕北大学数学研究中心跟燕北大学数学院放在单位那一栏里,这波便也不算亏。无非就是有些老师上课会麻烦些,要赶到体大这边,解决起来也不麻烦,发点补贴便好了。

    花一点小钱,让自家学校的名字上顶级数学期刊肯定是划得来的。要知道很多燕北大学的数学教授,可能一辈子都没法写出一篇能被《数学年刊》接受的文章。这就是现实。

    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引用次数,一向都是研究型大学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毕竟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自然不用质疑,既然代表了作者的实力,更代表了大学的科研实力。这也是各大高校都会给顶刊作者发放奖励的原因,甚至是明码标价。

    这还是近期一再控制唯论文论的情况之下。

    如果放到几年前,就差明码标价了。

    更别提宁孑的论文还解决了一个困扰世界上百年的数学难题。很可能明年即将在巴西国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就会邀请他去做一小时报告。

    报告会上再提一句燕北大学的名字,这波就是纯赚了。

    所以即便是坐在谈判桌上,双方依然是相谈盛欢,大家都很高兴。

    “好了,各位,多的话咱们就不说了。其实今天这份协议就是走个过场,但为了以后我们还能保证愉快的合作,有一点我们先说在前面,未来体大数学系在读学生跟贵校自招聘的教授在学术领域发表的任何论文,单位一项必须要写燕北数学研究中心、燕北大学数学院与燕北体育大学共建数学系。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