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势所趋-《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遂遣使入平壤封赏王建。
半岛上的王建比阿保机还要焦头烂额,他的确有称王的打算,但临津江一败令他瞬间清醒过来。
长久隐藏在心中的恐惧全都苏醒。
两百年前的那支唐军又回来了,更加不可阻挡,不可违逆,也更加铁血。
百济、新罗就是血的教训。
豪强、官宦、王室皆被屠戮一空。
站在王建的立场上,当然明白其中的政治深意,大唐有彻底吞下半岛之心。
刘知俊驻兵大行城,如同一把刀子悬在头顶。
王建没听过顾全武、徐温的名声,但刘知俊却是如雷贯耳,大唐首屈一指的猛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王建也曾问计于属下文武,却一个个呆若木鸡,该用的手段都用了,请降、抵抗全都没用,连申崇谦、卜智谦都被斩于阵中,洪儒、裴玄庆至今失联,不知死活。
“君上,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幕僚崔凝道。
此人原是弓裔的谋士,狂犬病晚期的弓裔猜忌将相,每天虐杀上百人,幸亏崔凝提醒,才免了王建一死。
所以王建一直感激崔凝。
崔凝不开口,王建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
高句丽崔氏与清河崔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五胡乱华,平州崔毖为慕容廆攻伐,率家族和亲兵数千人逃亡高句丽。
自此崔氏在半岛上流传开来。
盛唐之际,遣唐使最多的是新罗,而遣唐使中大部分是崔氏子弟。
历史上,王建的高丽政权,也被崔氏篡夺。
如今堂中站着的崔彦撝、崔承老都出自崔氏。
国家大统,世家大族的利益才会最大化。
“大唐皇帝二十万天兵横扫辽东,新罗亦有十万之众,君上自忖能挡之否?摩震原是汉唐故土,大唐不振才有弓裔容身之地。”崔凝循循善诱,“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年弓裔暴虐无道,君上可取而代之,今中原一统,皇帝二十万大军西来,早则为功,迟则为祸,愿君上思之。”
王建沉吟许久之后才道:“若阿保机挡住皇帝,我等可有立足之机?”
“阿保机挡不住皇帝,即便这次挡住了,下一次也挡不住。”崔凝幽幽道。
隋唐三代帝王进攻辽东,令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记忆犹新。
王建仍犹豫不决。
是时城外有斥候来报,唐军已经围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