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香汗淋漓-《大明寒士》
第(2/3)页
江柳愖咧嘴一笑,道:“素闻晋人风流喜欢乘牛车出游踏青,小弟特意准备了牛车,孙大人请。”
说出“请”字,一个美人从一旁拉出一头牛来。
说起牛车也是有趣,在现代人看来寒酸的牛车,在古代却是很广泛的交通工具。
晋朝是名士喜欢牛的舒缓踏实,走起路来也更稳当,士人常常在牛身上架起小棚,甚至可以在牛车上躺卧。
宋代重文轻武,再加上疆域南移,良马愈少,骑马风气渐寝,鲜衣怒马过长安的景象,终究也只能留在那个繁红艳紫的盛唐了。
骏马难得,以马拉车总显得奢侈。再者,古代社会等级森严,马车不是人人都能坐的。
其实,早在西汉时期,宫廷贵族就已经开始乘牛车出行了。唐代虽然盛行骑马,但也乘牛车。杨贵妃姊妹就曾“为一犊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明皇杂录》)。这里的“犊车”即是牛车,可见其地位并不低。
宋代,从宫廷命妇到平民百姓都坐牛车,所谓“雕车南陌碾香尘”,精致细巧的车厢前未必是翩翩骏马,更有可能是反应迟钝的老牛。
牛车听起来虽然不够高大上,速度也较马车缓慢,但牛的负重较大,车厢可以造得宽阔些,行车也平稳,坐起来反倒比马车更舒适。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命妇王宫士庶,通乘坐车子,如檐子样制,亦可容六人,前后有小勾栏,底下轴贯两挟朱轮,前出长辕,约七八尺,独牛驾之,亦可假赁。”所以,宋代汴京街上来来往往的多是独牛拉的厢车,足可容纳六人,还能供租赁,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出租车”。
江柳愖说起牛车出游,孙弘暗道一声:小子会玩。乐不可支的上了车,这牛车前后装饰着勾栏,这样的厢车真不可为不气派。
江柳愖笑着道:“孙大人,可曾听过,唐代前期,女子骑马还得带着“羃?””
孙弘笑着点点头,道:“近似于面纱,用来遮蔽面貌,不让路人窥探。但自武周朝之后,风气更为开放,妇人往往只带帷帽便可策马驰骋。天宝年间,受尽恩宠的虢国夫人更是不加任何冠饰,就坦然自若地骑马游春。马摇金辔,罗衣香浅,缓缓行过上林的似锦繁花,不知是何等明媚妍丽之景。”
第(2/3)页